| 设为首页 | 整理收藏 |

黄秋园生前寂寞身后名

2015-08-29 齐鲁书画

  世间万物处在不断变化的兴衰起伏状态中,我们个体的人如此,艺术家生前身后的境遇变化更是如此。古人就给画家身后的境遇分成两种:一种是“身谢道衰”;另一种则是“人亡业显”。有这样一位现代画家身后的境遇精彩诠释了古人说的“人亡业显”。

  十年前他的作品《蓬莱仙境》、《十宫图》、《骊宫春宛图》在拍卖会上分别以82万、253万、638万成交。作品能以这么高的价钱成交这必定是出自名家大师 之手,却是如此。但这也是画的作者生前及熟悉他的人万万想不到的。在1986年北京举办他的遗作展之前,这位大师还是默默无闻,在全国画界几乎也是无人知 晓。画家当年希望加入当地的美术家协会都未能如愿。如果把画家分成专业或非专业画家,他是典型的非专业画家,其一生从事的工作是银行办事员。业余时间从事 绘画的他,从孩提学画到1979年去世,一生笔耕不辍。其生前身后的故事在现代中国画界是件奇事,他就是中国山水画大师黄秋园。

  黄秋园1914年出生于江西南昌县黄马乡,字明琦,号大觉子、半个僧。其父是教书先生。幼时读私塾,后入读南昌剑声中学。他7岁开始临摹《芥子园画传》,中 学后拜左莲青为师习画,因家贫失学后在裱画店做了一年学徒。这一年的学徒让他眼界大开,有机会接触大量的古今名家作品,他非常珍视这样的机会,刻苦临摹, 收获颇丰,“转移摹写”的技能突飞猛进。裱画店的工作也使他认识了更多的收藏家和购画人,这些人求购黄秋园临仿的古画,临仿古代名家作品逐渐成为他的的职 业。大量的临摹古代名家作品,也筑牢了他的绘画根基。黄秋园的求艺之路与明代仇英、清代王翚极其相似。都是出身寒门通过临摹古代名家作品求索自己的艺术道 路。黄秋园是个穷人家的孩子,光画画养不了家,要有个比较安稳的生活保障就得找个养家的差事,于是,1938年他考入江西裕民银行做文书,成了一名业余画 家。中国古代文人画家认为“以画为寄则高,以画为业则陋”,黄秋园选择“以画为余事”是生活所迫。但他对绘画投入的精力没有减少反而更多了。在抗战的年代 他举办了两次画展,得到了好评。

  黄秋园的艺术人生可分成两个阶段:一是1949年之 前;二是1949年之后。1949年以前黄秋园完成了由临摹古代名家作品到吸收其所长融通自运的第一步。1949年到1979年画家去世,是他由融汇古人 到师法自然终于大成的时期。多年的艺术积淀使他对古代绘画风格的精意临仿已出元入宋,他的含英咀华已在荟萃百家的基础上化古为今。十年文革中,大师的山水 画仍然表现乡土之情的林泉幽居,瓦屋茅舍,古装人物行走山间。他的画中看不到标志新时代特征的楼房、工厂及烟囱。他的胸襟或许更大,通过一幅幅作品把生机 无限的广大空间与自由勃发的内心世界完整地呈现给观者。黄秋园的山水画大多以秋景为主,但没有表现秋的凄凉、惨淡;有的是丰稔和成熟。他的万水千山给人以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磅礴大气,繁茂密丽的布局让观者爱到无法割舍。观其画仿佛听到天籁般美妙清音,可以嗅到大师心田释放出超越物欲的缕缕芳香。黄秋园在 风格成熟的晚年,仍不废师法古人。这一时期他作了《仿范宽溪山图》、《仿郭熙早春图》、《仿宋人江山密雪图》等,这些虽是临摹古人之作,但皴法已变成黄秋 园自家皴法。这时他的画已是“得形于古人,得神于自己”。黄秋园可以说是现代中国画坛借古以开今的典范。

  远离名利,不媚世俗的黄秋园离世后第七年,人们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为他举办《黄秋园遗作展》,画展引起强烈反响。展览后北京掀起了黄秋园热。当代中国画大师李 可染参展后这样评价黄秋园:有石溪笔墨之圆厚、石涛意境之清新、王蒙布局之茂密、自成家法。苍苍莽莽,烟云满纸,朴人眉宇。二石、山僬在世,亦必叹服!书 法大师启功在黄秋园的画展上题写到:秋园健笔是人豪,近似张爰远石涛;首夏晴窗开卷处,海天如镜映霜毫。台北出版的《近代十大名家书画选》将黄秋园与吴昌 硕、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潘天寿、张大千、傅抱石诸家并列。他的画稿成为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学生上课的范本。老先生生前想入美协未能如愿望的憾事,在 他离世后得以如愿,中国美术家协会追认黄秋园为中国美协会员。黄秋园的“人亡业显”看似偶然,其实必然。是他一生在追逐艺术梦想,心无杂念,潜心创作的执 着精神,感染打动了无数热爱艺术的人们。后人为画家圆了大师梦。

  人物简介

  黄秋园(1914——1979),字明琦,号大觉子、半个僧、清风老人、退叟等。

  生于江西南昌县黄马乡。

  职业:1949年前画店裱画工,后考入江西裕民银行当职员。1949年后在江西中国人民银行当职员。兼业余画家。

  画家艺术观点:

  对中国画继承和写生谁更重要历来有不同的声音,对此黄秋园认为:写生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叫师法自然。但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所要求的师法自然,并不是仅 仅指那种直接的、依山画形的写生方法。这种方法处于略次的地位,这是由于中国画是散点透视,要求的是神似而非形似这一特点所决定的。因此,师法自然更主要 的方面还是要求人们尽可能以目、以心、以神去观察掌握自然物象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的不同特征和变化,并尽可能地表现在绘画中,以达到意似和神似高度统一的 境界。他还认为:在从事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整个过程中,师法自然即写生是后一阶段的任务。在学画初期,首先要做的工作是临摹,没有其他道路。因为经过临摹 方能掌握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等基本技法,不掌握如何用笔用墨等基本技法,又怎么去写生,怎样把自然物象用笔墨表现在纸上呢?其次是掌握历代各宗各派所不同的 用笔、用墨、皴法等艺术特点,并加以融会贯通,摄其所长。最后是师法自然,即师造化。

阅读

网友评论: